國家政策大力支持余熱回收利用,我國**計劃到2020年將碳排放量減少40%-45%,目前面臨著巨大的減排壓力。**正在推行各項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政策,其中余熱回收利用作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徑,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企業進行余熱回收利用。2009年12月29日工信部推出《鋼鐵企業燒結余熱發電技術推廣實施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即2010-2012年,投資超過50億元,在全國37家重點鋼鐵企業,對82臺燒結機推廣實施燒結余熱發電技術,以降低鋼鐵企業的能耗水平。今年3月常務會議提出,要求建立鋼鐵行業碳排放考核體系,預計余熱回收利用將獲得進一步推進。余熱利用設備的市場容量非常大,目前也是步入了黃金發展期。杭州地方余熱利用生產商
余熱利用在鋼鐵行業、焦化行業、水泥行業的余熱鍋爐品種,還有其他應用在有色、化工、造紙等行業的余熱鍋爐等。造紙行業余熱鍋爐市場容量:造紙工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造紙黑液,造紙黑液直接排放將嚴重污染水資源。將造紙黑液經蒸發濃縮后,噴入堿回收余熱鍋爐進行燃燒,既可回收其中的堿,又可利用燃燒產生的蒸氣發電。目前,全國造紙企業約有6000多家,預計堿回收余熱鍋爐的市場容量約為15億元。燃氣輪機電站鍋爐市場容量:我國燃氣輪機發電裝機容量占比低,約占。為了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結合西氣東輸和引進國外液化天然氣、管道天然氣等工程的建設,近年來我國正在建設一批燃氣輪機循環發電機組。余熱鍋爐是燃氣輪機循環發電的重要設備,燃氣輪機發電的高速發展必然帶動燃氣輪機余熱鍋爐的高速發展;08年燃氣輪機余熱鍋爐產量15臺,合計3175蒸噸,預計未來5年燃氣輪機電站余熱鍋爐市場容量約30億元。蘇州介紹余熱利用類型我國工業余熱利用現狀分析!
余熱資源是指在目前條件下有可能回收和重復利用而尚未回收利用的那部分能量,被認為是繼煤、石油、天然氣和水力之后的第五大常規能源。這些余熱資源可用于發電、驅動機械、加熱或制冷等,因而能減少一次能源的消耗,并減輕對環境的熱污染。我國鋼鐵、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與石化、輕工、煤炭等行業的余熱總資源豐富。我國鋼鐵、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與石化、輕工、煤炭等行業的余熱總資源平均值約13億噸標準煤。。
余熱的利用主要有兩種功能:一是生產低品質蒸汽供生產和生活所需;二是生產高壓蒸汽用來發電[3]。節能降耗是冶金企業長期的戰略任務。冶金企業從原料、焦化、燒結到煉鐵、煉鋼、連鑄以及軋鋼的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含有可利用熱量的廢氣、廢水、廢渣,同時在各工序之間存在著含有可利用能量的中間產品和半成品。充分回收和利用這些能量,是企業現代化程度的標志之一。在各種工業爐窯的能量支出中,廢氣余熱約占15%~35%,這些廢氣凈化處理后是一種輸送和使用方便、燃燒后又無需排渣和除塵、不易造成環境污染的質量能源。若能按工藝要求提供合適熱值的煤氣作能源,還有利于改善產品質量。但是由于企業生產結構和工業爐窯配置等原因,我國許多冶金企業仍排放大量廢氣。這是造成企業能源消耗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余熱利用在鋼鐵行業、焦化行業、水泥行業的余熱鍋爐品種。
“我國在工業領域的能源消耗占總能耗的60%,但工業領域的余熱利用效率卻偏低,初步統計不足50%。”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夏曾經在一次以低品位工業余熱利用為主題的研討會上如是說。目前,熱力供給中煤炭、天然氣占比超過90%。由于大量低品位工業熱能長期得不到重視,造成了大量的能源資源浪費與高碳、高污染物排放,增加了環境治理的成本。不過,隨著全社會對余熱利用的重視,能源得到了合理充分的利用。發展余熱利用,面臨的一大困難是很多企業對此缺乏重視。必須讓余熱利用的觀念深入人心,讓人們認識到,過去余熱都白白扔掉了,現在如果把它用好,可以大幅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具有不小的經濟價值。余熱利用的意義與方法是什么?徐州煙氣余熱利用
余熱資源從其來源可分六種類型。杭州地方余熱利用生產商
在化石能源的利用過程中,實踐證明只能有效地利用一部分,另一部分則以不同形式變成了余熱余能。在能源利用的過程中,人們通常將變成余熱余能的過程稱為損失的過程,例如摩擦損失、節流損失、散熱損失、燃燒損失、傳熱損失等。實踐證明,這部分“損失”在一定條件下它們又變成了余熱余能,其能的品位也出現了降低,而這些被降低了品位的余熱余能中的一部分又可能變成有效能。余熱余能的可用程度往往與時間、地點、相關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有密切的關系,而余熱余能的有效利用,又往往能促進能源的合理利用。杭州地方余熱利用生產商